三炮台茶叶是什么(就是盖碗茶)
我国的茶叶种类非常多,其中有名的茶叶有西湖有龙井、黄山有毛峰、安溪有铁观音等,那三炮台茶叶是什么茶叶?这算是西北人喜欢喝的一种茶,也是一种有名的茶叶。所谓三炮台碗子茶,其实是指下有底座(碗托)、中有茶碗、上有碗盖的三件一套的盖碗,因形如炮台,故称三炮台。
三炮台就是盖碗茶,因为盖碗由衬碟子、喇叭口茶碗、和碗盖子三部件组成。不过,临夏的三炮台与内地的盖碗茶有些不一样、配料特别丰富,茶碗里有春尖茶、冰糖、桂圆,称“三香”茶;如果再加上葡萄干、杏子等,就是五香茶了。冲上“牡丹花”的开水(滚沸的水),饮茶时用碗盖子刮着喝,因此又称“刮碗子”。 喝“三炮台”不只有茶叶爽口的清香,还有甜味儿、杏香,味道多样,又浓又长,使人明目益思,神清气爽,还滋补身体。
在回族人的圈子里喝到这种茶,就认为是回族人的特色茶饮;我朋友在甘肃喝过这个茶,就认为这是“甘肃三炮台”,而我是在南疆注意到了这种茶,就以为这是南疆民族老乡的传统饮品。皆先入为主的偏见所致。但总的来讲,说三炮台茶是我国穆斯林同胞普遍饮用的一种茶品,而且还是一款比较上档次的茶品,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
三炮台茶是哪里的特产
盖碗茶”,回族传统饮茶风俗。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。所谓“盖碗茶”,包括茶盖、茶碗、茶船子三部分,故称盖碗或三炮台,其寓意为“天盖之,茶盖 ;地载之,茶船;人育之,茶碗。”它包容了蜀人朴素的人文思想。茶船子,又叫茶舟,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。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(780-783年)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。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,常常烫着手指,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。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,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,使杯子便于固定。这便是最早的茶船。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,人人称便。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,形状百态,有如环底杯。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,也叫盖碗茶文化,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。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,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。